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蘇霍姆林斯基
“你真蠢,什么事都做不好。”這話是一個女人對她兒子說的,原因是小男孩從她身邊走開了。
她說這話時聲音很大,周圍的陌生人都聽得到。男孩挨了罵,一聲不響回到那女人身旁,低著頭。
也許這沒什么大不了,可是小事有時會長留心中。簡單的一句罵人話脫口而出,言者或許以為無傷大雅,其實可能影響深遠。“你真蠢,什么事都做不好。”諸如此類的話,可能影響聽者的一生。
曾經有這么個故事:達柯夫小時候生性怯懦害羞,缺乏自信,沒有什么朋友。1965年10月里有一天,他的中學英文老師露絲.布羅赫太太吩咐學生做一項作業。他們當時剛讀完《殺死一只知更鳥》這本小說,布羅赫太太叫學生每人為此小說續寫一章。
達柯夫寫好后就交卷。如今他已不記得當年他寫的那一章有什么特別之處,也不記得布羅赫太太給他什么分數。他只記得——他會一輩子都記得——布羅赫太太批在作業上的評語:“寫得很好。”
一句話。一句話就改變了他一生。
“看到那四個字以前,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長處,也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么,”他說,“看了她寫的評語,我回家就寫了個短篇故事。其實我很久以前就想寫作,只是我從不相信自己做得來。”
那一學年余下的時間里,他寫了許多短篇故事,總是一寫好就帶回學校去請布羅赫太太批閱。她鼓勵他,鞭策他,坦率指出他的錯誤。“她正是我所需要的導師,”達柯夫說。
然后他當選為中學校報的編輯。他的信心逐漸加強,胸襟也一天天開闊,就此開始了愉快而有意義的人生。達柯夫深信,要不是布羅赫太太批了那四個字,這一切不可能發生。
校友會三十周年聚會時,達柯夫回到母校,并且去探望了布羅赫太太,這時她已退休。達柯夫跟她說了她那四個字對他的影響,然后告訴她,全仗她幫他培養出了做作家的信心,他后來也幫助一個年輕女子培養出了自信,成為了作家。他告訴布羅赫太太,那女子在他辦公室里上班,同時上夜校修讀中學程度文憑課程。她常向他請教意見并請他幫助。她尊敬他,因為他是作家,而這也是她找他幫助的原因。這女子后來成了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