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農夫買了幾十只猴子放養在前山,雖然山上草豐林茂,但是樹種單調,很少有果實可供猴子們食用的,因此農夫每日都需從后山采摘到食物送給猴子們吃。
起初,農夫每天要親自給猴子們分食,每猴每天伙食定量、定時。每到分食的時候,猴子們便圍攏在農夫周圍,領取屬于自己的那份食品,然后各自尋找自認為舒服的地方,或單獨、或與親朋好友聚攏在一起愜意地享受著美味。吃過以后,猴子們便在前山玩耍、嬉戲,他們從來不到后山去,因為諾大的前山已經為他們提供了足夠的活動空間。此時,群猴相處得非常和睦、融洽,在猴群中大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他們都把農夫看作是自己的主人,對其恭敬、順從。
在農夫的細心照料下,群猴們無憂無慮,整日除了玩耍、游戲外根本不用考慮其它問題。不知不覺中,猴群在不斷擴大。農夫每天從后山運來的食物漸漸不夠分配了,于是農夫決定改變分配方式。他首先對每天提供的食物作了總量控制,其次他再不親自為猴子們分配食物了,而是由他每天把一定總量的食物運到前山,放在一塊開闊的平臺上,由猴子們自己取食。
改變供食辦法的第一天,猴子們在以往分食的時間聚攏在裝食物的大筐旁邊,等待農夫為他們分食。可農夫放下筐就走了,群猴們圍著筐不知所措。終于,有個別猴子經不住食品的誘惑,把手伸向了筐中的食物。他的這一舉動立刻引來了眾猴的反對,他只好收回了伸出的手。就這樣群猴們守著裝滿食物的筐等待著農夫為他們分食。眼看太陽快要落山了,農夫還沒有來,猴子們腹中饑餓難忍。一只猴子再也不能忍了,從筐中抓了兩只蘋果,飛快地跑到一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他的行為終于在饑餓的群猴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大家紛紛伸出手從筐中抓取食物,腹中饑餓使他們最終放棄了規矩。好在每只猴子抓取的食物都不太多,改變供食方式的第一天,群猴們或多或少都吃到了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