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公司近日在美國亞特蘭大宣布了“天下無廢(World Without Waste)”的全球可持續包裝戰略,目標在2030年實現所有飲料包裝100%等量回收再生。
具體地說,可口可樂提出了兩個主要指標:一是到2030年,可口可樂公司每使用一個包裝,就會努力回收一個同類包裝物,以使其得到循環再利用;二是到2030年,可口可樂公司計劃在包裝原料中再生材料的平均使用比例能夠達到50%,希望能促成新的飲料包裝全球標桿。
可口可樂方面表示,為實現這一目標,將與其裝瓶伙伴在研發創新包裝和保護地球環境上持續投入,在生產出更出色的飲料瓶的同時,與當地社區、行業伙伴、客戶和消費者一起,共同解決包裝丟棄和海洋廢棄物的問題。
英國《衛報》的一篇報道指出,2016年,全球共消費了約4800億個PET瓶,而到2021年,這一數字會迅速增加到5833億個。這些瓶子在消費后是被安全地回收再利用,還是流入生態環境造成污染,也成為了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熱點問題。
商道縱橫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專家郭沛源博士分析認為,作為全球最大的飲料企業,可口可樂公司積極應對塑料挑戰的態度值得點贊。但目標是否能如期實現,尤其是如何在中國落地,還需要可口可樂公司和其他共同關注這個議題的相關各方更多的思考。
“特別是在中國,回收體系基礎相對薄弱,可口可樂要自建或協助政府(或商業伙伴)建立回收網絡,還要培養消費者的回收習慣。同時,正規的處理設施由于在稅費、環保資質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成本,在收購PET瓶上缺乏競爭力。所以,中國的PET瓶回收問題,不僅關乎提高PET包裝的回收率,更關乎實現對PET瓶進行安全無害的回收和處理。”郭沛源說。
不過,郭沛源也相信,隨著政府大力推動環保督查,嚴格治理“散亂污“,中國PET回收產業鏈的正規化發展是大勢所趨。而自2018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洋垃圾”進口禁令,也為國內PET塑料的回收利用創造了利好,為PET安全回收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同時,可口可樂有非常強大的商業分銷體系和非常龐大的消費者群體,如果這些商業優勢能被調動起來,將分銷體系變成回收體系、將消費者群體變成環保先鋒,有極大想象空間。
就在可口可樂宣布“天下無廢”差不多的時間,麥當勞宣布在2025年前讓全球所有麥當勞餐廳回收產品包裝,并在同期讓所有產品包裝采用環保和認證材質;保樂力加(酒業巨頭)宣布在全球所有業務中將不再使用由不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塑料吸管及調酒棒,到2020年將集團在全球的垃圾總量由現在的913噸降低至0噸。包裝回收和廢物減量、再生的趨勢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