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WTO在最新的《全球貿易展望和統計報告》中稱,2023年全球貿易增長仍將低于平均水平,預計受俄烏沖突、居高不下的通脹、緊縮的貨幣政策和金融市場不確定性的影響,繼2022年增長2.7%之后,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預計將增長1.7%。
-01-
危機蔓延!破產潮在路上!
隨著美聯儲持續收緊貨幣政策,以及美國銀行業危機導致信貸緊縮,美國企業破產潮可能已經在路上。
今年以來,美國中小企業的破產勢頭尤為兇猛。據標普全球市場財智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2023年第一季度,美國企業破產申請數量為183起,“超過過去12年的任何可比時期”。
其中,3月份美國有71家企業申請破產保護,高于2月份的58家,而且是上年同期33家的兩倍多。這也是自2020年7月新冠疫情初期出現74家破產以來的最高單月水平。
其中,消費品行業是今年迄今為止破產企業最多的行業,但金融行業的破產申請增加,使其與醫療健康行業并列第二,各有14家破產企業。
此外,美國企業的裁員人數也在猛增。根據再就業公司Challenger,Gray & Christmas,Inc.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2023年第一季度的裁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96%。
-02-
全球訂單驟減!
目前,中國和美國、歐洲的貿易黏性相對來說是比較高,如今美國的經濟形勢不好,加上美國外貿訂單轉移,國內外貿其實扛著相當大壓力。
近日,曹德旺接受“君品談”節目專訪,在主持人問到今年中國的外貿訂單下降了40%,傳統產品下降50%的原因時,在談到外貿訂單驟減的原因時,其認為,“網上說是歐美為難我們撤訂單,有的說轉到越南去,美國如果有需要,他哪里便宜就哪里買,他不會去聽你的,他市場意識很濃。美國確實通貨膨脹非常嚴重,牛肉漲價了40%左右,汽油漲價了40%,就豬肉少一點,人工跟房價,漲上去的大概在35%左右。第二個,勞工短缺很厲害,招聘的難度也比較大。”他強調,不是美國政府撤你的訂單,而是市場撤訂單,是市場行為。
-03-
寒冬入“股”:一季度超6成化企大面積盈利下滑!
經濟不好受,終端需求不穩,反饋化工這一重要行業的經濟單上:化企盈利大面積下滑。
近日,A股上市公司陸續交出2023年第一季度成績單。分行業來看,基礎化工板塊上市公司出現大面積盈利下滑的情況。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25日,基礎化工板塊已有12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一季報,其中,77家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超過六成,不足四成報喜。
多家化工企業表示,一季度經營還受到了下游需求減弱影響。
粘合劑生產商高盟新材相關負責人表示,報告期內,由于汽車市場需求釋放減弱,公司這方面產品業務受到了一定影響。
-04-
需求疲軟,企業聯合手動改供需——停產!
由于市場需求的疲軟,這種停產保價的行為已經蔓延到多個行業。近期,幾十家化工企業就發布停限產通知,或降負荷開工,希望能以此緩解供需關系,挽救自己的危機風險。這其中包括雙酚A、順酐、BDO、二甲醚、己二酸等,涉及產能超過300萬噸,檢修時長最高2個月。
但目前的情況大家心里也有底了,在需求持續疲軟的情況下,僅憑頻繁地減產、停產來手動改寫供需關系只能短暫地保價,不是長久之策。而改變的長久之策: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激勵消費、改變營商環境這一種種需要一系列系統的政策持續為之。
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 大家也只能靜下心來,韜光養晦,尋覓賽道機會,等待時機。
來源:有料觀點